滿清「以騎射取天下」,而騎射的關鍵就在於他們的八旗制度,八旗制度是滿清立國的根本,在某種意義上與明朝朱元璋開國時期所立的軍戶制度相似。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所確立的八旗制度,確立了滿清族人的生活軍事狀態,讓原本鬆散的部落通過牛錄、甲喇、固山的形式組織起來,凝結起了所有的力量。
牛錄是滿語「箭」的音譯,滿清在很長時間都處於半原始半游牧的狀態,族人們在合作狩獵的時候,需要各人出一支箭,每十人之中選拔出一位「牛錄額真」作為領袖,這是為了方便當時原始部落的人們進行狩獵的需要,額真是主的意思,牛錄額真就是箭主的意思。
後來到明萬曆二十九年(1601年),還在東北關外晃悠著的努爾哈赤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部族力量,於是就清點了部落的人口,以三百人作為一個牛錄,五個牛錄也就是一千五百人作為一個甲喇,五個甲喇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為一個固山,固山翻譯成為漢語就是旗的意思,其首領稱為固山額真,也就是旗主。
事實上如果我們有讀過中華文化的發展歷史,那麼就能夠發現努爾哈赤所設立的這個軍事制度,看上去非常眼熟,在《周禮》中就有關於西周兵制的記載,西周對於軍士的等級劃分從伍(五人)、兩(二十五人)、卒(百人)、旅(五百人)、師(二千五百人)、軍(二千五百人),其中天子親率六軍。
這與努爾哈赤發動的改革其實很相似,而這是在努爾哈赤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完成的,並且更加數量更加龐大也更加細緻,但是最後從西周傳承下來的明朝江山最終卻被滿清所取代了,不得不讓人為之感慨深思。在1601年以後,隨著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的層層勝利,他的軍事力量也迅速得到增長,所管理的人口也越來越多,於是他開始了軍事上的擴建。
在1615年,已經統率了不下於六萬人馬的努爾哈赤為了適應新的形勢,進行了組織的重新改造,確立了正黃旗、鑲黃旗、正紅旗、鑲紅旗、正白旗、鑲白旗、正藍旗、鑲藍旗八個旗的規制,所以後世稱為「八旗」,為了能夠發揮出旗人最大的積極性,給了旗人很多的特權,如跑馬圈地代代世襲之類,這其實與朱元璋最初的軍戶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所以我們看歷史比較多的話,就能夠發現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」,在古代很漫長的時間裡都是一些相似的事情在不停輪迴。不過滿清的八旗制度也有一些與古時不同之處,那就是他們的旗主權力非常大,在一開始的時候掌管著旗中所有的事務,包括軍政財務等等。
後來雖然有所削弱,但是八旗的旗主依然是天然的議政王大臣,他們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可以反對皇帝的命令,是相當牛氣的一種存在。等到滿清入關以後,雖然皇帝的權威更加大了,但是旗主在旗內依然具備著很高的權威,只要是本旗的人,滿朝文武不管是誰,哪怕官做得再大,哪怕是和珅那樣做到了「二皇帝」的權臣,只要旗主願意,他就得隨時下跪。
這個歷史事實在古裝劇《鐵齒銅牙紀曉嵐》中,有著非常生動的展現,和珅率軍到了蘭州,結果得罪了一位叫做金大爺的人。儘管此時和珅身奉聖旨,手握大軍,但是金大爺依然毫不在乎,說:「就是我當街要飯,和珅他見了我也得給我跪下磕頭」,原因就在於金大爺是正紅旗旗主,而和珅是正紅旗的普通旗人。
滿清「八旗旗主」有多牛?哪怕是和珅也不放在眼裡
滿清「以騎射取天下」,而騎射的關鍵就在於他們的八旗制度,八旗制度是滿清立國的根本,在某種意義上與明朝朱元璋開國時期所立的軍戶制度相似。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所確立的八旗制度,確立了滿清族人的生活軍事狀態,讓原本鬆散的部落通過牛錄、甲喇、固山的形式組織起來,凝結起了所有的力量。
牛錄是滿語「箭」的音譯,滿清在很長時間都處於半原始半游牧的狀態,族人們在合作狩獵的時候,需要各人出一支箭,每十人之中選拔出一位「牛錄額真」作為領袖,這是為了方便當時原始部落的人們進行狩獵的需要,額真是主的意思,牛錄額真就是箭主的意思。
後來到明萬曆二十九年(1601年),還在東北關外晃悠著的努爾哈赤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部族力量,於是就清點了部落的人口,以三百人作為一個牛錄,五個牛錄也就是一千五百人作為一個甲喇,五個甲喇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為一個固山,固山翻譯成為漢語就是旗的意思,其首領稱為固山額真,也就是旗主。
事實上如果我們有讀過中華文化的發展歷史,那麼就能夠發現努爾哈赤所設立的這個軍事制度,看上去非常眼熟,在《周禮》中就有關於西周兵制的記載,西周對於軍士的等級劃分從伍(五人)、兩(二十五人)、卒(百人)、旅(五百人)、師(二千五百人)、軍(二千五百人),其中天子親率六軍。
這與努爾哈赤發動的改革其實很相似,而這是在努爾哈赤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完成的,並且更加數量更加龐大也更加細緻,但是最後從西周傳承下來的明朝江山最終卻被滿清所取代了,不得不讓人為之感慨深思。在1601年以後,隨著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的層層勝利,他的軍事力量也迅速得到增長,所管理的人口也越來越多,於是他開始了軍事上的擴建。
在1615年,已經統率了不下於六萬人馬的努爾哈赤為了適應新的形勢,進行了組織的重新改造,確立了正黃旗、鑲黃旗、正紅旗、鑲紅旗、正白旗、鑲白旗、正藍旗、鑲藍旗八個旗的規制,所以後世稱為「八旗」,為了能夠發揮出旗人最大的積極性,給了旗人很多的特權,如跑馬圈地代代世襲之類,這其實與朱元璋最初的軍戶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所以我們看歷史比較多的話,就能夠發現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」,在古代很漫長的時間裡都是一些相似的事情在不停輪迴。不過滿清的八旗制度也有一些與古時不同之處,那就是他們的旗主權力非常大,在一開始的時候掌管著旗中所有的事務,包括軍政財務等等。
後來雖然有所削弱,但是八旗的旗主依然是天然的議政王大臣,他們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可以反對皇帝的命令,是相當牛氣的一種存在。等到滿清入關以後,雖然皇帝的權威更加大了,但是旗主在旗內依然具備著很高的權威,只要是本旗的人,滿朝文武不管是誰,哪怕官做得再大,哪怕是和珅那樣做到了「二皇帝」的權臣,只要旗主願意,他就得隨時下跪。
這個歷史事實在古裝劇《鐵齒銅牙紀曉嵐》中,有著非常生動的展現,和珅率軍到了蘭州,結果得罪了一位叫做金大爺的人。儘管此時和珅身奉聖旨,手握大軍,但是金大爺依然毫不在乎,說:「就是我當街要飯,和珅他見了我也得給我跪下磕頭」,原因就在於金大爺是正紅旗旗主,而和珅是正紅旗的普通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