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時期以來,長江流域有三個城市在夏天特別炎熱。這三個城市在一年中有70天的溫度超過了30度,甚至有時還會突破40度。這就是有著「三大火爐」之稱的南京、武漢、重慶。當然,這些城市的民眾早已習慣了高溫,具有了一定的耐熱能力。並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,消暑也並不是一個大問題。(網路配圖)
但若是這種溫度出現在北方,會造成什麼影響呢?
歷史上,乾隆八年(1743年)時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北方地區的溫度,就長期高達40度。那一年,也被人們稱為「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」。
當時到底有多熱呢?我們從歷史資料中看一看當時的情況。
由於1743年炎熱異常,多地的縣誌中,都對這一年有明確的記載。《續東華錄》記載:「六月丙辰京師威暑。」這裡的威字作為一個表程度的形容詞,應當是說暑氣威勢強大。一般的三30多度天氣,並不足以被冠以「威」字,更不足以載入史籍。
《浮山縣誌》記載:「夏五月大熱,道路行人多有斃者,京師更甚,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。」這段話意思簡單易懂,在那一年的夏天,有行人走在道路上,往往都會被熾熱的太陽烤暈,熱死在路上。而北京的情況則比山西還要嚴重一些。
另有兩地的縣誌內容較為一致。《續天津縣誌》記載:「五月苦熱,土石皆焦,桅頂流金,人多熱死。」《高邑縣誌》載:「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,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,日中鉛錫銷化,人多渴死。」(網路配圖)
這兩地的縣誌都提到了一個現象,那就是氣候炎熱導致了金屬熔化。不過,這兩段記載明顯有一些誇張成分在其中。鉛的熔點在300多度,而錫的熔點也有200多度。要想讓這些製品熔化,哪怕50度的溫度也做不到啊。
當然,既然是多地縣誌都對這一事件有記載,那當年的溫度很可能確實不太正常。根據《北京志·氣象志》記載,1743年7月下旬的連續6天,最高溫度都超過了40度。7月25日當天,溫度甚至高達44.4度。
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,能夠把溫度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,難道當時就有溫度計和攝氏溫度這個概念嗎?筆者帶著同樣的疑問查找了諸多資料,最終發現這是一個法國傳教士的記載,後經現代換算之後的結果。
根據這位傳教士的說法,6月到7月的京畿地區,僅僅是因為炎熱,就導致了11400人死亡。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件。
以當時的科學條件來看,人們能夠避暑的方式,不外乎就是下水或者冰塊,要麼就是搭涼棚搖扇子。條件好一點的,也可以啃兩口西瓜來增加體內水分。當然這些方法的效果並不好,否則肯定也不會造成大量死亡了。
乾隆皇帝曾做過一首詩:「冰盤與雪簟,瀲灧翻寒光。輾轉苦煩熱,心在黔黎旁。」 作為皇帝,乾隆皇帝當然有比民間百姓更好的避暑條件。比如在皇宮中就有十多個冰窖,通過取用大量的冰塊,製造一些冰鎮飲料,是能夠很好地達到避暑效果的。皇宮裡實在沒法呆了,乾隆還可以去他的避暑山莊。
不過,連有著良好避暑條件的乾隆,也忍不住寫詩吐槽,那民間的百姓顯然是更加痛苦的。(乾隆劇照)
那麼,為什麼會出現大暑這種現象呢?
在明朝末年時,曾經出現了一段「小冰河時期」。在那段時期,全國溫度大幅度降低,福建、廣東等地區冬天大雪不止。受到溫度的影響,明朝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,這也間接地導致了明朝的滅亡。
明朝的「小冰河時期」和乾隆八年的大暑,都屬於極端天氣現象。一般來說這種現象的發生概率很低,基本上是50年或者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。能遇到這些天氣,崇禎和乾隆也只能是自認倒霉。
但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,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,極端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就越發地高了。比如2013年,日本、美國、英國均出現了40度高溫造成民眾死亡的情況,我國南方地區也出現了持續不斷的高溫天氣。
如此看來,「歷史上最熱的夏天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超越了。
(參考資料:《北京志·氣象志》《浮山縣誌》等)
「鉛錫銷化,人多渴死」,你相信嗎?這裡記載的是北方的夏天
民國時期以來,長江流域有三個城市在夏天特別炎熱。這三個城市在一年中有70天的溫度超過了30度,甚至有時還會突破40度。這就是有著「三大火爐」之稱的南京、武漢、重慶。當然,這些城市的民眾早已習慣了高溫,具有了一定的耐熱能力。並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,消暑也並不是一個大問題。
(網路配圖)
但若是這種溫度出現在北方,會造成什麼影響呢?
歷史上,乾隆八年(1743年)時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北方地區的溫度,就長期高達40度。那一年,也被人們稱為「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」。
當時到底有多熱呢?我們從歷史資料中看一看當時的情況。
由於1743年炎熱異常,多地的縣誌中,都對這一年有明確的記載。《續東華錄》記載:「六月丙辰京師威暑。」這裡的威字作為一個表程度的形容詞,應當是說暑氣威勢強大。一般的三30多度天氣,並不足以被冠以「威」字,更不足以載入史籍。
《浮山縣誌》記載:「夏五月大熱,道路行人多有斃者,京師更甚,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。」這段話意思簡單易懂,在那一年的夏天,有行人走在道路上,往往都會被熾熱的太陽烤暈,熱死在路上。而北京的情況則比山西還要嚴重一些。
另有兩地的縣誌內容較為一致。《續天津縣誌》記載:「五月苦熱,土石皆焦,桅頂流金,人多熱死。」《高邑縣誌》載:「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,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,日中鉛錫銷化,人多渴死。」
(網路配圖)
這兩地的縣誌都提到了一個現象,那就是氣候炎熱導致了金屬熔化。不過,這兩段記載明顯有一些誇張成分在其中。鉛的熔點在300多度,而錫的熔點也有200多度。要想讓這些製品熔化,哪怕50度的溫度也做不到啊。
當然,既然是多地縣誌都對這一事件有記載,那當年的溫度很可能確實不太正常。根據《北京志·氣象志》記載,1743年7月下旬的連續6天,最高溫度都超過了40度。7月25日當天,溫度甚至高達44.4度。
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,能夠把溫度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,難道當時就有溫度計和攝氏溫度這個概念嗎?筆者帶著同樣的疑問查找了諸多資料,最終發現這是一個法國傳教士的記載,後經現代換算之後的結果。
根據這位傳教士的說法,6月到7月的京畿地區,僅僅是因為炎熱,就導致了11400人死亡。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件。
以當時的科學條件來看,人們能夠避暑的方式,不外乎就是下水或者冰塊,要麼就是搭涼棚搖扇子。條件好一點的,也可以啃兩口西瓜來增加體內水分。當然這些方法的效果並不好,否則肯定也不會造成大量死亡了。
乾隆皇帝曾做過一首詩:「冰盤與雪簟,瀲灧翻寒光。輾轉苦煩熱,心在黔黎旁。」 作為皇帝,乾隆皇帝當然有比民間百姓更好的避暑條件。比如在皇宮中就有十多個冰窖,通過取用大量的冰塊,製造一些冰鎮飲料,是能夠很好地達到避暑效果的。皇宮裡實在沒法呆了,乾隆還可以去他的避暑山莊。
不過,連有著良好避暑條件的乾隆,也忍不住寫詩吐槽,那民間的百姓顯然是更加痛苦的。
(乾隆劇照)
那麼,為什麼會出現大暑這種現象呢?
在明朝末年時,曾經出現了一段「小冰河時期」。在那段時期,全國溫度大幅度降低,福建、廣東等地區冬天大雪不止。受到溫度的影響,明朝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,這也間接地導致了明朝的滅亡。
明朝的「小冰河時期」和乾隆八年的大暑,都屬於極端天氣現象。一般來說這種現象的發生概率很低,基本上是50年或者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。能遇到這些天氣,崇禎和乾隆也只能是自認倒霉。
但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,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,極端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就越發地高了。比如2013年,日本、美國、英國均出現了40度高溫造成民眾死亡的情況,我國南方地區也出現了持續不斷的高溫天氣。
如此看來,「歷史上最熱的夏天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超越了。
(參考資料:《北京志·氣象志》《浮山縣誌》等)